《徐子辭海》相互保險公司

2008112608:27

相互保險公司(Mutual Insurance Company)是指未上市,並沒有股票股東的保險公司。
相互保險公司主要的股東就是保戶,因此相互保險公司,沒有一般保險公司為股票股東追求短期獲利的壓力,反而可以專心經營公司,以長期經營的觀點,將獲利分紅給保戶、增加資產、厚實自我的償還能力。
相互保險公司的概念就是保險的起源,只是目前很多公司走向上市籌資,捨棄相互保險架構。(以上摘錄自《維基百科》)
 

時值2008年秋冬之交的現在,全球金融正進入衰退重整期,主要原因是受到雷曼兄弟倒閉與全球最大保險集團AIG無底洞般的財務危機影響所致,連帶在台灣的分公司--南山人壽也受到拖累,甚至另一金融集團ING也將台灣的安泰人壽以每股新台幣15.2元換給富邦集團(6億美金),讓消費者不禁質疑:“連保險公司都自身難保了,那還有甚麼是絕對保障的?” 
事實上,保險的起源是利用相互聚金的方式,透過有效管理並做出適當分配,以達到風險管理與財務保障的功效,而非如同現今保險公司或保險集團以追求短期獲利為主。由於壽險業運用的資金相當龐大,加上股票上市公司都有獲利壓力(EPS),自然在資金操作上以追求中、短期的高報酬為首要,相對的需要配置相當的資產在高風險的資產上,期望能追求高於市場報酬。因此,美林及雷曼兄弟公司債、二房債券或次級房貸等高風險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變成為他們的首選,曝險率因而大增。當有金融危機發生時,集團們在龐大的變現壓力、匯損可能時,終於演變成巨大的虧損,造成今日AIG與ING集團的窘境。
在另一方面,相互保險公司的運作模式是保戶即是股東,獲利是分紅給保戶的,並無須額外籌募資金去擴充規模,因此不可能走上上市上櫃的不歸路,自然毋須面對短線獲利或高變現性的問題。所以相互保險公司在投資操作上以土地投資或是政府公債為主,鎖定的目標是在長期獲利而非短線報酬。因此,身為美國第一大相互保險公司的紐約人壽集團在美國政府提供金援給汽車業與保險業時,當保德信人壽集團、全球人壽集團都有意讓美國政府入股時,紐約人壽還特別要求華爾街郵報更正新聞,表示他們並非一家華爾街的公司(即無上市上櫃),暫不需要美國政府資金挹注,原因即在此。
而台灣的保險業受到保險法第136條之1的規定:“保險業之組織,以股份有限公司或合作社為限。但依其他法律規定或經主管機關核准設立者,不在此限。非保險業不得兼營保險或類似保險之業務。”所以現在台灣並無相互保險公司的成立,只能祈禱各大金控或財團不要犯了當年國華的錯誤,把錢全丟在台股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