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上海灘

2009042701:11

翻開塵封良久的日行程表,才驚覺在不知不覺中,這沮喪與希望交錯的2009年已經過了十七週,換言之我的生命就這樣浪費了四個月的時間了。
離開紐約人壽這個決定讓我掙扎了半年多,但幸好到目前為止所有跟我接洽過的客戶都可以接受我這個決定,也給了我很多的鼓勵與祝福,讓我到相當窩心,不過也讓我覺得我更對不起他們了。原本我也以為我可以就這樣在紐約一直做下去,服務到退休,服務到老死。可惜一張烏龍保單跟一個空降主管還有不確定的薪資制度,讓我徹徹底底的死心了。
但我還是很積極的去做一些不屬於我的服務;我在紐約的最後一個月跑了好幾趟桃園,只為了幫一戶人家處理好他們停效一年多的保單,拿契變申請書、帶體檢、收復效保費啥的,這些我原本都可以不用理的,因為他們三個人並不是我的客戶。只是基於服務的熱忱,一通電話來我就從基隆跑過去了。更好玩的是,寫他們保單的業務代表就在我宜蘭單位,他們本來還想把單子轉來給我服務,但我卻覺得會造成同事間的尷尬而推辭了。
其實在確定不能調基隆的那刻起,我就已經對紐約灰心了。在基隆吹海風的那段日子,我曾認真考慮是否就找一份穩定規律的工作,領一份死薪水過活就好。但,我又想到我在紐約的那兩百多位客戶,他們未來的服務該怎麼辦呢?接手的業務應該都不會想要跑到外縣市去,只為了收一兩張理賠。想起在今年自由日那晚跟靜如經理吃飯,剛被副總逼退的她說:「服務就跟醫生替病人看病一樣,不管到哪裡,只要功夫還在,技巧還在,你的病人還是會找你看診,你的客戶還是需要你的服務」。那時我有點不明白,後來我才了解她的意思:不管到哪裡,只要有心,我的客戶跟朋友還是會有需要我的一天,若是我放棄當業務,那他們就是真正的“孤兒”了。所以我曾在過完農曆新年後積極往產險業發展,試圖把保險知識上比較弱的一環補強,只是主管並沒有教我東西的意願,同事跟我聊的東西也鮮少與工作或開拓有關,所以我放棄了。
我在紐約撤登的前一個週末,我把履歷POST上104,想不到隔天我就接到了近四十通的增員電話,前主管知道我離開紐約在即也積極拉攏我。最後,我只在那個禮拜一(4/6)去一趟保誠跟靜如經理及紐約過去的同事們共進午餐,但保誠要在今年六月跟中國人壽完成整併,換言之那裡充滿著許多不確定性,所以我沒有考慮。禮拜五(4/10)去南山的雙新營業處(友愛百貨樓上)看一看,去那裡聽一些資訊,才了解南山沒想像中的糟,反而還一直在成長。
當天晚上,我去了嘉麒家一趟,在這之前他每天都有在MSN上找我,只是我那時不想考慮。後來閒聊一番才知道今天去看的那位女主管是他前女友的母親,而他們分手的原因是因為那女主管太勢利,看不起嘉麒家的狀況跟他的家人,逼得他們在一起的一年七個月內為分手吵了五次,也因為這樣而分手,嘉麒為她女兒掏心掏肺卻換來這樣的結局,嘉麒還掛了很多業績在她女兒身上,任誰聽了也會感到憤慨。我想這樣的主管只想把我當成她成功的墊腳石,若到時候看不到我的價值,一定也會把我當成棄石般給丟了,所以我回絕了她的邀請。
「還記得我們最初的夢想嗎?」我的心裡響起了這句話。嘉麒、忠傑是我小時候就開始玩在一起的好哥兒們,雖然後面求學跟工作路程不同,但還是有所聯繫。從國小五年級到現在,算算我們也認識快十七年了。小時候我們常常在想長大後一起創業,想不到這個夢想竟然有成真的可能,所以我決定加入南山的團隊。
新的環境,新的目標。感情受挫,事業轉折,放下了這些沉痛的擔子,我並不氣餒,因為那畢竟不曾屬於我的。未來的路還很漫長,我是孤獨的;但我並不會感到寂寞,因為我身旁有一群忠實的夥伴,我們會一起挑戰所有未知的關卡。我不知道我能走多遠,但我一定會竭盡全力往下一厘米邁進。「兄弟,今後這裡就是我們的上海灘。」 

個人目標:菁英班第一名結業,6個月內升主任,30歲前跨著重型機車賣保險(預定車款:BMW K1200S) 
團隊目標:2011年底前把嘉麟區帶出去,成立我們優質的營業單位
個人夢想:幫助更多的人,把幸福傳遞給更多的人,當台灣的班‧費德文(Ben Feldman)